吳哥窟|盈達旅遊旅人分享~暹粒|吳哥外圈|女皇宮、羅洛士遺址 圖/文 鈺婷
西元802年至1431年存在於柬埔寨的吳哥王朝,曾經是東南亞最強盛版圖最遼闊的帝國,然而卻在15世紀被遺棄。約莫有400年的時間埋沒在叢林裡,直到19世紀才再次被法國學者Henri Mouhot發現。
此行來到吳哥窟是參加盈達旅行社的團體旅行,主要是因為吳哥窟是個需要有專業人士講解的景點,如果來到這裡沒有導遊的話,就是走馬看花而已。而此行的當地導遊是一位在地華裔,經歷過赤棉時期,會講述過去的經歷。導遊常常說:習慣就好了。這句話在我聽起來無比心酸,經歷過那段殘暴的時期,好似其他事就是過了就好了。
另外這次的遊記並不會以參觀的先後順序介紹,而是以小圈、大圈和外圈來介紹。也比較方便自由行的朋友們參考。
小時候都會覺得世界七大奇景都遙不可及,就像吳哥窟,但是在22歲這一年,我來到這個被塵封400年的帝國,位於柬埔寨暹粒的吳哥窟。
在飛機上看到的暹粒跟我曾經去過的城市非常不一樣,從空中看下去燈光稀稀疏疏的,似乎一戶只有一盞燈。在途經飯店的路上,大燈照亮之處可以看見路上的紅土,導遊也說只有大路才是柏油路,其他的小徑都只是紅土。在白天看見的街景其實更震攝我的心,路邊有很多垃圾,很明顯地,衛生條件不好 ; 但是令人意外之處是景點的廁所都非常乾淨。
首先,我們先來看看外圈的的範圍有哪些
但是這次跟旅行社的行程只有去到女皇宮和羅洛士遺址,我覺得崩密列沒有去到非常可惜,在網路上看到其他人分享的旅遊照片都覺得那是非常美的地方,那就當作是下一次來吳哥窟的動力之一吧!
女皇宮 Banteay Srei
女皇宮很小,而且距離稍遠,但是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去呢?就是因為這裡的雕刻巧奪天工、細膩精緻,是吳哥古蹟群中最精細的,因此有著「吳哥藝術之鑽」的美譽。另外,這裡主要敬拜的是印度教的濕婆神,也跟吳哥其他古蹟較為不同。
女皇宮的建築物上的雕刻很多都是印度教的神話故事,像左邊照片上的故事就是猴王須羯哩婆殺死波林的故事,右邊照片的雕刻描繪了印度史詩《羅摩衍那》中惡魔掠走羅摩的妻子悉達的故事。下方照片的雕刻則是跳著破壞之舞的濕婆。
左邊照片中的仙女雕刻像就是被稱作東方的蒙娜麗莎。
從女皇宮出來後,導遊請我們喝了棕梠樹做的果汁,味道很像豆漿
羅洛士遺址 – 巴孔寺
羅洛士遺址群是西元802年,由加亞華爾曼二世建立的,為的是將王權神格化、以維持柬埔寨的統一,所以在此建廟祭典。羅洛士遺址群包含巴孔寺Bakong、比列柯寺Preah Ko以及羅雷寺Lolai,是吳哥遺址當中最古老的建築,可以說是吳哥藝術的開端。
巴孔寺是羅洛斯遺址群中規模最大的寺廟,屬於早期的吳哥建築,也是吳哥第一座廟山型神廟。
上方圖片中的動物其實是一隻大象,但是年代已久,鼻子都斷了,變得很像北極熊
羅洛士遺址 – 比列科寺
比列科寺(Preah Ko)又名神牛寺,Preah在印度文中是神聖之意,而Ko則是牛。這座寺廟是九世紀末由因陀羅跋摩二世所建造獻給父母、祖父母、伽爺跋摩二世及其皇后。
不過這座寺廟修復的痕跡也是很明顯,建築中比較白的部分就是現代修復的部分。但比列科寺也是一座小而美的古蹟,且參觀的遊客也比較少。
以上就是吳哥窟外圈的紀錄,不是很專業,但我想說的是,吳哥窟真的是一個值得慢慢品嚐的地方,之後還會慢慢介紹大圈以及小圈的景點,未完待續…